聚酯網帶廠家:聚酯市場分析發展現狀
聚酯(PET)發明于1944年,1949年率先在英國實現工業化生產,因其有優良的服用和高強度等性能,成為合成纖維中產量的品種。聚酯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一直保持高速發展,其生產增長率為:1960年200%、1965年50%、1970年60%,此后增速減緩并呈周期性發展趨勢,1975年增速為30%、1982年為10%、1987年為12.6%、1992年為6%、1999年為4.3%、2001年為4.8%,預計2004年為8%。上個世紀90年代后,聚酯網帶聚酯工業的發展開始轉向亞洲,到90年代中期,因產能擴充過多,除我國外已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。到1999年,聚酯工業又迎來新的發展階段,聚酯網帶主要由于瓶用和膜用、復合等非纖用聚酯的用量增加,衣用滌綸需求也達到高峰。據聚酯世界大會分析,從1999~2005年,聚酯產能還可以增長33~40%,年均增長率為6.6~8%。從2000年開始,聚酯網世界聚酯工業又進入新一輪的快速發展期。
在聚酯網帶及聚酯產品上,非纖聚酯的發展速度很快。1996年,世界聚酯包裝樹脂和薄膜產量分別為451.9萬噸和138.2萬噸,占世界聚酯總產量的20.7%和6.3%,1998年則分別為699.5萬噸和163.1萬噸,占世界聚酯總產量的24.6%和5.7%。2000年分別達到823.6萬噸和176.9萬噸,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7.6%和6.2%,各占世界聚酯總產量的26.0%和5.59%。預計到2003年,非纖聚酯產量約占聚酯總產量的1/3。
PET的用途不再主要局限于纖維,而是進一步拓展到各類容器、包裝材料、薄膜、膠片、工程塑料等領域,目前,PET正在越來越多地取代鋁、玻璃、陶瓷、紙張、木材、鋼鐵和其他合成材料,聚酯的家庭也在持續擴大。
發泡PET:近年來不斷探索PET的新用途,PET擠出發泡工藝及其應用逐漸引起關注,在包裝材料及許多需要較高溫度的應用上,PET發泡體有突出的性能。采用發泡的方式可減輕聚酯材料的質量,可節省成本,發泡產品比未發泡產品有更好的熱絕緣性能。發泡PET還具有極好的耐熱性能,并且經發泡后的PET板具有優異的性能成本比,再加上PET本身就具有耐油、耐化學腐蝕性、易回收等優異性能,符合食物衛生要求,因此發泡在食物包裝、微波容器、冰箱內板、屋頂絕熱、電線絕緣、微電子電路板絕緣、運動器材、汽車、航天工業等方面將有很大的市場。
PET工程塑料:PET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、電絕緣性、耐化學藥性、耐蠕變性能、耐疲勞性能及耐磨擦性能等,其缺點是結晶速率低、抗沖擊能力差。國內外工作者對其進行大量的研究工作,研制出了可用于轎車用的PET工程塑料,也可作為工程塑料用于電子、電器領域,如儀表殼、熱風口罩等。